It means "can't stand it". 頂 ding in Cantonese means "to stand against" - 究竟係「冇得頂」定「定唔順」定「頂唔泡」呢?

Wednesday, August 15, 2012

歷史上的今天

歷史上的今天,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《終戰詔書》,無條件投降。今天,有港澳台人仕登上釣魚台,但被日方拘捕。今天,我在微博上讀到這一句「民主了,就可以自由地愛國。不民主,就只能奉命愛國,否則,愛國而不奉命,等著被維穩吧。」還有「香港保釣勇士用行動告訴大陸,其實愛不愛國,與國民教育關係不大。」

博先锋:香港保钓勇士用行动告诉大陆,其实爱不爱国,与国民教育关系不大。
http://www.weibo.com/2240423850/yxjb3py66

笑蜀:民主了,就可以自由地爱国。不民主,就只能奉命爱国,否则,爱国而不奉命,等着被维稳吧。
http://www.weibo.com/1787399043/yxika2q35

Thursday, August 09, 2012

轉貼: 「江湖」奇事 - 作者:農婦

「江湖」奇事

孫淡寧,筆名農婦,明報周刊第2282期專欄

幾年前,在台灣,我見到一位江湖客,廣交遊,豪氣逼人,用他珍藏數十年的老酒款待我,座中,有學者、大學院長、教授,還有我的老友。第一道菜上桌,主人(《江湖奇俠傳》作者平江不肖生)站起來,雙手橫拿著筷手,朝我高舉一下,給我夾了片鮮茹。這手勢,我在前輩向愷然宴客時,見有人這麼做過。表示四海一家,含有尊敬的意思。我苦笑對他說:「我們都是亂世中人,我癡長你幾歲,應該是老大姐,能夠劫後相識,難得啊!我嚮往江湖,卻不在江湖,老弟!請別用江湖禮節為難我啊!」

再說杜月笙,是朝野尊重的江湖名人,中國的「教父」。抗戰起,日軍攻打上海大場,大場一片平原,無險可守,日軍坦克,長驅直入。日本揚言三天取下大場。結果付出很大的犠牲,苦戰一個月,才佔領大場。大場能守一個月,簡直是「不是思議」的事實,國際軍事學家紛紛探詢,才知道是中國有大刀隊,是民間獻給國家的民兵,開赴大場,身綁重磅炸彈,匍伏爬近坦克,躺在車輪下,人車俱毀。

大刀隊,連隊名都沒有的大刀隊,就是杜月笙訓練的徒眾。

杜月笙將大刀隊獻給國家,舉行儀式。那天絕早,才天亮,父親催我起床,說要帶我出去,當時,我是「病娃」,發現父親的神情罕見的嚴肅,母親吩咐保母給我穿得素淨些。

我問:「去哪裡?」

父親說:「去送行。」

 「送誰呀?」

 母親板著臉:「別問,要記住!千萬要記住今天見到的、聽到的,永遠要記住!」我記住了,直到今天。

 廣場上很多穿長袍的,穿西裝的,穿軍服的人,都是來送行的,向伯伯也在,見到我,走過來對我說:「回家,把你看到的告狀媽媽,和你的想法。」

 我所看到的,是一排排的大漢,赤膊,黑色紮腳褲,挾帶著閃亮的大刀,在口令下,飛躍、爬行、翻滾。

 我好奇怪,這麼好的表演,那些送行的,沒有人拍手,有些人低下頭,還有些人抺眼睛,父親的眼睛紅紅的。我問:「爸爸!砂子吹到你眼裡去了?」

 這砂子留在心或,直到今天。

Saturday, July 21, 2012

國民教育 - 國歌

據說有小學的國民教育大綱的其中一個活動是「聽「國歌」《義勇軍進行曲》帶出國民身份認同」。我同意從國歌學習,不如問一問小朋友或大朋友,聽到有關國歌的故事,有什麼感想:

義勇軍進行曲出自1935年電影「風雲兒女」,其劇本及此曲歌詞皆出自共產黨員田漢,他的其他填詞作品包括四季歌及天涯歌女,他於文化大革命其間被指為是右派,被關押於秦城監獄,後因糖尿病、尿毒症和冠心病一起發作,於1968年去世,其兒子不敢取回他的骨灰,因軍方人土對他說「田漢死了,罪大惡極」。他死後仍被大規模批鬥,於1975年更被宣布為叛徒及被永遠開除黨籍,當時的國歌也不能再是義勇軍進行曲,直至1982年才恢復採用由田漢填詞的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。

國歌作曲者聶耳,1933年加入共產黨,1935年因白色恐怖嚴重﹐決定經日本去蘇聯學習﹐卻在日本藤澤市海賓游泳時﹐溺水逝世﹐年僅23歲。他很多作品都以對抗日軍侵軍為主題,不過於1954年,日本當地的有志之士於他身亡的地方修建了聶耳紀念碑,1985年日本當地政府出資修繕了聶耳墓,並新建了聶耳紀念碑。

小朋友,請問你聽完國歌,看完這個故事後,有什麼感想?

Thursday, June 07, 2012

李旺陽先生,你的名字將會永遠被記著,永垂不朽

即使不談政治,不談六四,不談言論自由,單是以下因於「民生」的事件,也讓政治冷感 / 擁護中國政府的人感到心寒:一個會讓獄卒任意用酷刑折磨的監獄;一間見死不救的醫院;沒有能令人信服的驗屍制度;更不要說執法跟司法制度;老百性只能盼望出現良心的律司及境外媒體。看著原相,我實在整天都想反胃,過於震驚而未有眼淚

感謝Ger 蔡芷筠創作此圖,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10151166751899606&set=a.143071909605.137790.599619605&type=1&ref=nf

Saturday, May 19, 2012

買花記


「亞姐,啲花點賣呀!」
「唔靚架喎!」
「吓」
「係呀,唔知開唔開,要就平啲俾你」
「其實呢啲咩花黎架?」
「牡丹囉」
「哦...咁幾錢呀?」
「$40一扎」
「好呀,試下囉」
「好,呢啲都平,我有啲荷蘭牡丹,要$45一支呀」
「係點架?」
「呢啲」
「哦,呢隻呀?」
「呢啲繡球黎架,呢隻呀!」
身旁女子:「呢啲幾錢呀?」
「唔靚架喎!」
「吓」
「係呀,唔靚架,靚我賣左啦」
「亞姐其實你邊啲花係靚架?」

Monday, April 23, 2012

達明一派兜兜轉轉演演唱唱會 2012

第一次現場聽呢首歌,一句「墳前被獻花的他也十個/ 那晚那裡那個在救火/ 誰人話過史詩一揭就破/ 個個也記得它發生過」一出,就忍唔住喊,別人在歡呼跳舞,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冷靜。
 

誰料下一首再下一首是沒有張揚的命案:「要是淡忘 亦沒有不對」越同自己講唔好喊,就越勁。
 

Kay, 如果我嚇親你,真係唔好意思,我都唔想架

Thursday, February 09, 2012

「鳩流流,食地球」之來源

男友經常順口溜地說「鳩流流,食地球」,我經常追問究竟此句何義,他當然不甚了了。

剛好看了南方電視台的一個節目,介紹「江太史」江孔殷的故事,竟然與此有關!

「地球」其實是民國時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旗下的一個香煙品牌(現在仍有的「紅雙喜」也是他們的牌子),銷售點應為廣州及香港,當時十分暢銷,甚至威脅到當時的「龍頭」外資英美煙草公司的銷量。故此英美煙草公司聘請了當時在廣州十分有影響力的「太史」江孔殷為經理,把市場搶回。江太史發揮他「食家」影響力,令廣州的酒家全部主力出售英美煙草公司的煙,並且請了多名歌伶,於大小酒樓唱說,內容皆為讚揚美煙草公司的煙(品牌我已忘記),貶低「地球」之詞,唱得街知巷聞,「鳩流流,食地球」這句,應該出於此時期。

「當年」時為辛亥革命後,二戰之前,約為1920年代。換句話說,這一句當年的「潮語」至今,應該有90年歷史。

Wednesday, January 04, 2012

龍門飛甲3D – 華麗的併貼

雖然電影快要落畫,但我仍然推介,是值得用3D的價錢看的戲。這是娛樂大片,絕無冷場,武打場面精彩,3D及特技用在應用的地方,情節聰明曲折合理,推進很快,明星們都用得其所,拍攝及服裝異常吸引。它應該不會是經典,但會是現在3D武俠片的示範作,值得花時間及金錢入戲院看。
以上評論絕對不客觀,我愛周迅,迷戀陳坤,任何角色經他們思考及演繹,不合理的情節會由他們演得理所當然,而且光芒四射,令人貪戀要再看多些,再看多些。

好話大概就這樣。

華麗併貼


我有幸(或不幸),未看過徐克前作「新龍門客棧」,無包袱,也無從(需)比較。除了前作,此戲好像有多處向不同電影作致敬,例如:
1)女俠
我記性不好,這個造型,這個鏡頭,是向胡金銓的哪齣戲致敬呢?

2) 劉家輝跟李連杰打的一段,在一個木台的下層打鬥,是那一齣黃飛鴻呢?

3) 陳坤的雨化田,根本造型、武功、神韻都是東方不敗(我未看過電影),一出場的「眼神殺人」「摘葉飛花」的武功,加上角色設定(明朝太監),他其實是葵花寶典的作者吧?

4) Birds – 這個應該太經典,不是致敬而是文化語碼的一項了吧?

5) 樊少皇的造型是吸血鬼?

6) 到底是否因為張國榮寧采臣的書生造型太深入民心,仰或書生根本應該這樣子,無所謂致敬?但戲裡的傻書生氣質是一樣的!


7) 片未的高塔+兩幫人爭上的設定,是「黃飛鴻之三:獅王爭霸」?仰或「方世玉」?

8) 片未那些金絲陷阱,是Mission Impossible或任何有盜寶情節的西片中的「紅外線探測」?

歡迎看畢者加入,或反對。

致敬,我不認為是問題,有一部份的作用,是像寫詩一樣的「用典」,可以「方便於比況和寄意, 減少語辭之繁累, 充實內容、美化」(用典之作用抄自林正三《詩學概要》);令一方面,讓經典場面以3D拍攝方式重現,也可減少設計場面的時間,專心於拍攝;引用西片,也是為武俠片帶入新意吧?另外,這也是電影上的「文化傳承」吧?

所以,這齣戲,大概就是在舊作上推陳出新(而舊作也是翻拍),再加上向不同的經典致敬(包括徐克自己的作品)的元素,用3D技術拍攝,重現,華麗地併湊而成,因為技巧高超,演員出眾,意念執行出色,成品實在悅目,是成功的娛樂大片。

有關3D


在此之前,我未看過真人3D電影,不知道荷里活的水準如何。如上說,此戲的3D用在應用地方,如近遠景,打鬥,暗器等等,但部份鏡頭仍有很強烈用電腦畫出的效果,當現在打機的畫面都如此細緻,應尚有進步空間。不過不能否認此戲的「承先啟後」價值,華語片之中,它應是第一部真的值得付3D戲票的戲,投資有回報,技術再成熟之後,可以投資更大及更好效果。

不過重點是,我實在不明白到底為什麼要3D,3D究竟有什麼吸引力???

我明白這應該是歷史問題,如同默片轉有聲片,黑白轉彩色,也大有人問為什麼,藝術不在技術等等,我只是,尚未接受,眼界尚未開。